网友提问:
花朝节有哪些习俗?
优质回答:
花朝节是一个传统节日,由来已久,最早是踏春游赏的节目,后来成为百花生日。花朝节的形成不晚于南宋中期,吴自牧《梦粱录》有记载:“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这是有关花朝节日的最早的正式记载。其实唐代赏花风气已盛,每当春时花发,士庶皆X从出游,赏名花,饮美酒。发展到宋代,就成为民间的一个节日了。
明代田汝成《熙朝乐事》记载“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中,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
南宋杨万里《诚斋诗语》谓“东京二月十二日曰花朝,为扑蝶会。”
《翰墨记》中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桃叶节。”各地花朝节都在二月,所以二月又称“花月”。
《沪城岁事播歌》中说“出灯者多至二三百盏,偶缀禽鱼蝉蝶,飞舞若生,又或扎彩鸟亭,高可达三四丈,上下通明,光照数丈……”记载了古时上海挂花神灯,夜以继日地欢庆游乐的盛况。
古时的花朝节,南方盛行“赏红”活动,家家户户一早起来就剪些红绸或彩纸结在庭院花圃的花树上,为“花神”祝寿,预祝花果繁盛。花朝节最高雅的活动是观花、赏景和饮酒。花朝突出一个早字,人们把自家的迎春绽放的花卉,摆放门前、窗口或街头等显眼处,边观赏,边饮酒品茶,吟诗作赋。到清代,这天的花市上还X花木鱼鸟。花朝节还有挂“花神灯”的习俗。
“扑蝶”与“赏红”
踏春游赏是花朝节最原始最基本的风俗,值花朝之日,士庶之家,置备酒肴,合家饮宴。或宴于郊野花圃之中,或宴于家园栽花之处,称为花朝宴。花朝节的踏春,除了有寻常踏春的欣赏百花春色、宴饮作乐,还有其独特的节俗,最重要的就是扑蝶和赏红。
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就记载说:“长安二月问,士女相聚,扑蝶为戏,名日‘扑蝶会’。”这里只说在二月,未提及花朝,但时间基本上吻合。可见“扑蝶”之俗由来已久,这项习俗,直到明清之际依然盛行,春日繁花盛开,燕莺彩蝶飞舞,扑蝶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生机,许多文人还对此做了诗意的描摹,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花朝》一诗云:“妒花风雨怕难销,偶逐晴光扑蝶遥。一半春随残夜醉,却言明日是花朝。”
《红楼梦》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作者在描写宝钗扑蝶、饯别花神等情节时就吸取了花朝节俗的内容,又做了诗意化的想象和整合。
“赏红”是花朝节又一最具代表性的风俗习惯。在该日,在各类花树的枝条上系上各色绸缎,随风飘逸,美不胜收。这也是妇女孩童们于花朝当日所主要进行的活动,为了庆贺花王生
日,人们把彩绸与五色纸剪成小旗(即俗称“花幡”),或是剪成条状,各地花幡的形状各有所异,但其作用与意义是一致的,只是与原先的立幡之意已有所差异。如《嘉定县志》中有记载此俗,其云:“二月十二日剪彩条,系花果树,云百花生日。”同样于江南地区的松江府也有同样的习俗。
《松江府志》云:“二月十二日花朝,X卉遍系红彩,以祝繁盛。”
“赏红”也是X欢度花朝节的活动之一,徐珂在《清稗类钞》中有记载:“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孝钦后至颐和园观剪彩。时有太监预备黄红各绸,由宫眷剪之成条,条约阔二寸,长三尺。孝钦自取红黄者各一,系于牡丹花,宫眷太监则取红者系各树,于是满庭皆红绸飞扬。而宫眷亦盛服往来,五光十色,宛似穿花蝶蝶。”可见在花朝节系幡赏红,不分X平民,亦是风行全国的风俗习惯。每至花朝佳节,系于花枝上的彩幡随风起舞,成为花朝期间特殊的美景之一。
吃花糕,饮花酒
中国的节日文化往往与饮食文化相结合,花朝节的美食自然与花相关,是由花制成的百花糕与花朝酒。采百花和米捣碎蒸糕,就是花糕。花糕因其兼具花瓣与谷物的香气,受到人们的喜欢。民间对百花酒赞誉有加:“百花酒香傲百花,万家举杯誉万家。酒香好似花上露,色泽犹如洞中春。”花朝酒亦是采百花酿制,花朝节赏百花,吃花糕,饮花酒,…众人怡然闲适,花前月下,悠然自得,如此欢度佳节,可谓美哉。关于百花酒、百花糕的传说给花朝节增添了浓郁的人文色彩,用百花、谷物、水果酿制而成的芳香馥郁的饮食也体现了古代农业文化的特点。
花朝劝农
随着花朝节由上层社会流传到下层劳动人X中,在农业社会,其节俗也同农业生产有了联系:一是花朝劝农,二是祭祀花神。春日劝农古已有之,《吕氏春秋》有文:“仲吕之月,无
聚大众,巡劝农事。”汉代以后形成了皇帝亲耕、皇后亲桑的礼仪制度,劝农成为地方官员的职责之一,也是考察官员政绩的内容之一。早期劝农并无固定日期,二月、三月、四月亦或芒种,在春夏农忙季节即可。
花朝节兴起后,一些地方官员选择此日下乡巡视,既训示农桑,又与民同乐,一举两得。《梦粱录》云:“此曰帅守、县宰,率僚佐出郊,召父老赐酒食,劝以农桑,告谕勤勉,奉行虔恪。”明朝宣宗皇帝在花朝节还曾写诗赠送大臣。古人认为花朝节是种植瓜果蔬菜的最佳时节,此时的辛苦耕作将会带来秋季的收获,所以朝廷官员借此时机劝农耕种。花朝劝农已然成为节日里农家的重要活动。
祭祀花神
元代以后,花朝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说成是“花神生日”“百花生日”,节期则演变为对花神的奉祀庆典了。清代蔡云有诗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讲的正是百花盛开为花神祝寿的景象。
例如东北以二月十五为百花生日,要为花神设置神位,用素馔祭之,莳花者于该日酬酒祭祀。湖南攸县花朝节祭花神习俗特盛,据载,攸县城郊自明X始就有花农,每逢花朝节,花农立牌位,X“唐朝敕封旺花尊神”。入夜,人们开始祭花神,焚香秉烛,礼拜祷祝,祈求花神保佑花木茂盛,花开X。
花神在明清时期是花卉行业的行业神,花农、花匠、花商都祭祀花神以求百花繁盛或生意兴隆。花神庙在明X始大量修建,北京、南京、苏州虎丘、杭州西湖等地现在仍存留,这些都是当地举行花市、花会的地方,汇集了大量的花农、花匠、花商。
例如苏州虎丘花神庙为清道光年间所建,据地方志记载,虎丘地区农民历史上曾大多以种植茶花为主,到道光年间最盛。故建造花神庙,每年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花农聚集在一起供奉花神,祈求花神保佑茶花X。花神还专管植物的春长夏养,所以,祀奉她的不仅仅限于花农,还包括耕种庄稼果蔬的农人。江南一带多有花神庙,旧时吴越花农家还常供奉着花神的塑像。花朝节当日除了祭祀庆典外,有的地方还要演戏娱神,通常是由十二伶优分扮每年十二月的各月花神故事。人们纷至沓来,就此形成庙会。这天夜里,要提举各种形状的“花神灯”,在花神庙附近巡游,以延伸娱神活动。
其他网友回答
花朝节是X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也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嗮种节,是X的传统节日,是人们结伴到郊外游玩赏花、踏青的时节。
古时候,每逢花朝之期,百花齐放,最堪游赏。文人雅士邀三五知己,游春踏青,吟诗唱和,或于花丛之间,席地而坐,饮酒作乐,高谈阔论,赏花尽兴。仕女佳人,游春扑碟,优游嬉戏,遇名花则设席籍草,以红裙递相插挂,以为宴幄,或于亭边、流水边烹茶对吟,吃花糕,行花令,抽花签、斗草,赏花,不亦乐乎。真个是欢声落花纷纷飘,笑语微醉倒花丛,甚是风雅。花朝节因地域和气侯的不同而风俗也各异。
花朝之期,除了游玩赏花,郊外踏青,X劝农外,妇女还有剪彩锦为花,簪花于头的习俗。
旧时江南一带在二月十二百花生日这天,家家户户都会祭拜花神,闺中女子会剪些五色彩笺系上红绳,结在花树之上,“谓之赏红”,接着还要到花神庙烧香,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草植物四季茂盛。一月是柳梦梅,二月是杨贵妃。闺中女子也会顺带祈求花神让其青春常在,美貌如花。
花神不仅管司人间的植物生长,从事耕种的庄稼果农在这一天也会于神庙内设供,以素斋,地方戏曲来酬谢神明,通常由十二伶优分扮每年十二个月的花神以祝神诞,到了夜里,人们提各种花灯在花神庙附近巡游,以增加节日热闹气氛。花朝吉日各地还有栽花种树挑食野菜的习俗,挑菜就是挖野菜,白篙,荠菜这时正是鲜嫩的时候,是一种对应时令的蔬菜。
这一天,正值芳菲酝酿之际家家摊晒各种种子,据说要凑齐“百样种子”,以祈庄稼丰收。这一天忌雨,如果是晴天则预示着这一年百物丰收的吉兆。
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这两天被赋予百花生日和中秋团圆的地位。所谓春花秋月,世间最美,花朝对月夕,一春一秋,花朝在二月十五,是春天最美的日子,月夕是八月十五,是秋天最美的景色,到了唐宋以后,花朝逐渐为清明所代替,花朝节的习俗也都成为清明时节的活动。
其他网友回答
①举办祝神庙会[蜡烛]
②游春[浮云]
③挖野菜(白蒿、荠菜)
④晒种子
⑤制花糕
⑥举行春会
其他网友回答
花朝节是X百花的生日,每年农历2月13日-2月17日,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
节日风俗有祝神庙会、游春扑蝶、种花挑菜、晒种祁丰、制作花糕等。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花朝节有哪些习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