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时贴的对联内容可以是什么(过年贴的是春联还是对联)

网友提问:

过年了,为何要贴对联?那对联的内容和形式有哪些要求呢?

优质回答:

喜庆!

其他网友回答

一、为何要贴对联:

贴春联是非常有讲究。请看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二、贴春联的讲究:

春联,又称对联、门对,它用红纸书写,贴在门上很有一番喜庆、热闹的过年气氛。 过年要贴春联,这与古代的“桃符”驱鬼避邪有关。今人仍保留了春节贴春联的习俗。只是春联内容越来越表现新时代的生活气息。

贴春联的方法为:1、按照传统习惯,横批文字顺序是从右至左时,那么,面对大门,上联在右,下联在左;2、另一种新方法是,当横批文字从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适合现在人们的阅读习惯。但是,绝不能将两种春联贴法“混合使用”,否则就啼笑皆非了。

那么,怎样才能分辨上下联呢? 首先,要区分春联的上下联。一般有以下四种区分方法:一是按音调平仄分。春联非常讲究平仄关系,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国字注音的第三声、第四声,即第三声和第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国字注音的第一声、第二声,即平声和上声)。其次,按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再次,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四是按空间范围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X国事兴”。这副春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

其他网友回答

一、对联释义: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二、对联的历史由来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X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的。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仍是个悬案。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X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X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X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编辑

三、对联的分类

一)按用途可分为:

通用联、专用联、春联、贺联、寿诞、挽联、赠联、行业联、言志联等

二)按按字数可分为:

短联(十字以内)、中联(百字以内)、长联(百字以上)等。

三)按修辞技巧可分为:

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四)按联语来源可分为: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四)按内容可分为:

节令联、喜庆联、哀挽联、名胜联、行业联、题赠联、杂感联、学术联、趣巧联等。

四、对联要求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5.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五、对联的形式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平仄相对),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般套用律诗的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

六、对联的格律

现今的对联应该严格执行》中国楹联学会2008年10月1日颁布的《联律通则》。

其他网友回答

在我们中华X,过年要贴对联,一,意味着辞旧迎新,欢庆新的一年的到来。二,过年人们欢天喜地,放鞭炮,贴对联也可营造吉祥喜庆的气氛。三,过年贴对联是中华X的绵延数千年的民俗,也是一种文化延习。四,过年贴对联,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收入增加,工作顺利,新的一年带给自己更好的好运。